丁小兵简历
(更新于2022-10-02)

一、 个人信息
丁小兵,男,1982年7月生,江苏东台人,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同济大学博士,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系专任教师。2009年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教,一直从事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应急处置领域的相关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市郊线路快慢车行车组织优化、轨道交通危险源辨识与管控、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设计与研发。
近五年,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35篇学术论文,其中Safety Science(影响因子4.877)等SCI期刊11篇,EI期刊收录4篇,中文核心20篇;主持并完成横向课题4项,总经费近120万元;作为第二完成人结题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纵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多次参与并主持交通运输类大型学术会议分会,如:ICTPA、COTA等全球交通华人交通类盛会;担任国际学术期刊《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MPLB)》,《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Physics A》,《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特约审稿人,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核心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都市快轨交通》等期刊理事单位成员;
办公电话:13816117889,18017349689, Email:dxbsuda@163.com
指导11届本科、硕士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获省级二、三等奖累计达9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
2019年9月,指导交通运输本科生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全国一等奖。
二、教育及工作背景: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 上海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博士后
2013年09月-2016年06月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工学博士
2007年09月-2009年07月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安全技术及工程 工学硕士
2002年09月-2006年07月 苏州大学 信息管理 管理学学士
三、科研项目:
(1)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判和预案能力研究(8万),2022.10-2024.10
(2)主持,上海张江培训基地危险源辨识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29万),2014.09-2016.09
(3)主持,江苏省东台摩铸陶瓷特种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10.5万),2021.9.2024.8
(4)主持,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17.43万),2014.08-2015.04
(5)主持,网络化模式下突发事件(故障)延误传播机理及波及范围影响研究(23.43万)2018.07-2019.9
(6)主持,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连通可靠性研究(5万),2009-2012
(7)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应急调度指挥决策系统设计与开发(100万),上海科委,2012,主要参与人。
(8)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日志智能决策信息系统研发(9万),上海交通综合规划研究所,2012,主要完成人。
四、所获荣誉:
1、2016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2017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3、2019.9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奖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4、20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上海市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5、2021.1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上海市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6、2017.9 “中国国家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7、2018.9“中国国家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国家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8、2012.4“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9、2013.4“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10、2014.5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11、2015.5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3项,指导教师。
12、2015.6 “大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项。
13、2016.5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14、2017.5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五、主要论文:
1、Ding Xiaobing, ZhaoYuan, LiuZhigang, Hu Hua. The model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emergency delay propagation scope under network operation mode [J]. Concu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2019,32(23):1-9.
2、Xiaobing Ding, Zhigang Liu, Hua Hu,Yuanchun Huang, Jie Yu.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risks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ispatching fault log data mining[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2019,37(4): 4511–4522.
3、Xiaobing Ding,Zhigang Liu,Haibo Xu. The Passenger Flow Status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Image and Wifi Detec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J].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2018,58:119–129.
4、Xiaobing Ding,Qiuyu Huang,Haiyan Zhu,Hua Hu,Zhigang Liu. Subway Tunnel
Disease Associations Mining Based on Fault Tree Analysis Algorithm[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7,2017:1-7.
5、Xiaobing Ding,XuechenYang,Hua Hu,Zhigang Liu.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based on operation fault log [J]. Safety Science,2017,94:10-16.
6、XiaobingDing,HuaHu,ZhigangLiu,Haiyan Zhu. The Aggregation Mechanism
Mining of Passengers’ Flow with Period Distribution Based on Suburban Rail
Lines[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2017,2017:1-7.
7、XiaobingDing,XuechenYang,HuaHu,ZhigangLiu,Hanchuan Pan. The Optimization
of Passengers’ Travel Time under Express-Slow Mode Based on Suburban Line[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6,2016:1-7.
8、XiaobingDing,ShengrunZhang,ZhigangLiu,HuaHu,XingfangXu.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Urban Rail Transit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Express-Slow Mode[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6,2016(Pt.9):1-9.
9、Ding Xiaobing,YangKaihe,HuHua,LiuZhigang. Intelligent planning and
arran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equipment resource occupation under
maintenance mode[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2021,41(3):4651–4659
10、Zhao, Yuan,Ding, Xiaobing. The Research on Delay Propag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underSudden Failure[J].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2021,2021(5):1-10.
11、Ding, Xiaobing,Liu, Zhigang,Chen, Wenjie. The Forecast Algorithm of
Stranded Passenger Flow Based on the Angle Cost of Urban Rail Line[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2016,13(9):1-7.
12、丁小兵,徐行方.基于时段分布的市郊轨道交通车站滞留客流分布算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6,16(01):116-122.
13、Ding X B ,Xu X F
.Security issues related to optimization of urban rail operating schemes under
express-local mode[J]Advances in Transportation Studies. 2015:3-14.
14、张鑫,丁小兵,刘志钢,吴金龙.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模式下乘客出行时间优化方法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65-70+74.
15、陈家萍,丁小兵,刘志钢,万苏,杨恺鹤.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辨识预警及动态管控系统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1,11(06):205-209.
16、杨恺鹤,丁小兵,刘志钢,陈家萍,万苏.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段OD对挖掘及快慢车停站方案确定算法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1,11(04):39-43+48.
17、赵璐,丁小兵,刘志钢,吴金龙,张鑫.基于弹性需求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快慢车开行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03):92-96+101.
18、吴金龙,丁小兵,刘志钢,赵璐,张鑫.快慢车模式下基于扣除系数的线路通过能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03):97-101.
19、万苏,丁小兵,刘志钢,杨恺鹤,陈家萍.基于有向图和故障树的城市轨道交通故障延误传播机理的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1,11(03):26-32.
20、万浩纯,丁小兵,刘志钢,黄秋瑜,王靖.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快慢车开行方案精细性优化建模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11):73-77+83.
21、王靖,丁小兵,刘志钢.基于客流与运能高精度匹配的市郊线快慢车开行比例优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08):130-132.
22、吴金龙,丁小兵,刘志钢.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防疫策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J].城市交通,2020,18(03):46-50.
23、黄秋瑜,赵源,丁小兵,刘志钢,万浩纯,王靖.基于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分布的快慢车开行比例方案[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01):101-105.
24、杨薛臣,丁小兵,刘志钢.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快慢车开行比例优化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08):98-102.
25、赵源,丁小兵,徐行方.快慢车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分析与计算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10):16-20.
26、胡华,高云峰,刘志钢,丁小兵,潘寒川.地铁运营中断下公交桥接疏运车辆应急调度模型及算法[J].铁道学报,2018,40(05):31-37.
27、丁小兵,徐行方.基于在途时间的快慢车停站方案优化算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06):55-60+66.
28、何越磊,成建,刘志钢,丁小兵.轨道交通车站运营负荷评估与优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06):156-161.
29、丁小兵.以课题为导向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2):284.
30、丁小兵.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分析评价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11):50-53.
31、丁小兵.聚类分析算法改进及其在地铁隧道病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05):90-93.
32、丁小兵.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在轨道工程系统中的新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04):624-627.
33、丁小兵,徐维祥.WEB GIS/GPS与WEB运单管理系统在物流运输安全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8(08):195-198+202.
六、专业教材:
1、丁小兵,《轨道交通信息系统与数据处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
2、丁小兵,《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
七、专利及软著:
1、国际发明专利:Suitcase fixing device for urban traffic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2、发明专利:一种随速度变化而改变外形使摩托车能平稳站立的轮胎设计。专利号:ZL200910079722.X,CN101486304B
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客流实时预测及乘客引导系统。专利号:ZL 201610043877.8,CN105719022B
4、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运营风险智能识别预警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810684468.5,CN108995675B
5、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预警设备及方法。专利号:CN202010164180.2,CN111372049A
6、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故障延误传播及波及范围推估系统。专利号:CN201910671746.8,CN110427402B
7、发明专利:一种市郊线路地铁快慢车停站序列确定方法及系统。专利号:CN202110054555.4,CN112766563A
8、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交通的行李箱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CN202010566104.4,CN111660944A
9、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携式地铁应急公交接驳站点牌。专利号:CN201920501372.0,CN209525852U
10、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利乘客搬运行李的升降机构。专利号:CN201922330292.6,CN211470660U
11、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移动的短途接驳运输共享单车设备。专利号:CN201922330284.1,CN212027298U
12、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铁路列车上接热水的安全装置。专利号:CN201920985779.5,CN210971076U
13、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用火警配电装置。专利号:CN201920584332.7,CN210009533U
14、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列车卧铺车厢结构。专利号:CN202120080298.7,CN214240797U
15、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地标指引装置。专利号:CN202120132200.8,CN213958476U
16、软件著作权: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3SR157302
17、件著作权:轨道交通P+R停车在线预约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2SR0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