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网之研究生天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大数据科学):
今天是
小兵网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详细信息
10月15日课题小组会议

来源: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5-10-16
 

组会内容纪要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地点:交通中心大楼8A412

参会人员:丁小兵、胡莹莹、赵崇博、齐杰仪、王雪霖、施科迪、袁磊、董新悦、郭爽爽、张润泽、万嘉毅、王歆萌、赵宇宸

记录人:王雪霖

会议议题:组内学术交流


会议概述:

        2025年10月15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丁小兵老师研究组成员于交通中心大楼8A412室展开学术会议,于8:30开始,12:00结束,总时长为3.5小时。本次会议围绕课题组成员学术进展汇报、科研难点问题研讨及近期科研时间安排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会议伊始,丁小兵老师先与成员简短交流,他指出部分同学存在被动等待老师沟通的问题,强调主动汇报才能让老师及时掌握情况、提供精准指导;同时以其他课题组一名每日6:30到工位学习的学生为榜样,激励大家学习其认真奋进的科研态度。此外,老师还肯定了课题组在论坛汇报中的进步,认为成员汇报台风、PPT制作水平均有提升,并以“处于抛物线左侧、持续向上攀登”为喻,鼓励全体成员不断突破,向顶峰迈进。    


内容纪要:

        胡莹莹:中期预答辩汇报,题目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地铁运维致灾源知识图谱构建及其靶向防控策略研究》。在汇报过程中,丁老师针对内容结构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一是背景部分宜精简逻辑、避免冗长叙述;二是研究意义建议以图示呈现,力求一行文字清晰概括;三是对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等部分,强调节名需明确、层次应清晰。此外,在成果展示方面,建议补充已发表论文一些具体信息,比如导师一作、二审修改中等,以及一些参与的竞赛项目,以丰富成果内容、增强展示效果。最后丁老师肯定胡同学的PPT设计,认为其已做到文字精炼、版式美观,并可作为后续同学的参考模板。

                    

        赵崇博:中期预答辩汇报,题目为《考虑客货流时空分布的地铁客货混运列车运行计划研究》。丁老师针对汇报内容提出多项关键意见:在技术路线图方面,强调不能仅简单罗列,需配合简要说明,尤其应明确基于分拨中心的OD物流需求如何转化为列车运行计划,并体现车站选择与营业部关联、车厢编组配置等具体建模逻辑,指出当前路线图过于简略,应进一步细化、清晰化。在研究内容方面,丁老师对“剩余运能推估”提出质疑,指出图中内容需与文字对应,并考虑站台类型差异对探测设备的影响;同时强调货物运能不能简单类比客运,需考虑车厢结构、装载限制等实际因素,要求模型中参数符号明确、数值可获取。对于车站聚类,提出所用货运量、直线距离、耗时率等指标均需附具体计算公式,确保聚类结果能明确识别货运车站及其对应营业部。关于客货共车厢模型,丁老师建议至少构建双目标函数,并明确每一公式的具体含义与建模逻辑,确保模型结构清晰、可求解。此外,丁老师提醒大论文进度陈述务必真实、可查验,学术成果应标注投稿状态,建议尽快完成手中小论文投稿,并补充参与的课题组项目信息。  

              

        郭爽爽:汇报了一篇自己最近阅读的CAIE论文,该论文研究将自动送货机器人与传统车辆、公共交通结合,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郭同学表示,该论文研究方向与自身相近,通过研读可映射出自己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指出论文未充分考虑包裹安全性,且对货车直送客户、配送时点等实际场景问题未作研究。丁老师对此提出指导建议:可探索在地铁站外增设货物存储点,采用双层规划模型开展建模;考虑快递站点的归属划分,按客户是否选择地铁出行进行分类。同时丁老师强调,研究并非表面看起来的简单,要深入挖掘,做研究要有“淡淡焦虑”,才能推动进步。

               

        张润泽:汇报论文进展,论文暂定题为《地铁货运系统的货流站决策优化与需求协同匹配方法研究》。丁老师针对论文题目中的“协同”提出关键建议,强调需进一步理清“需求协同”,并建议按照车站选取-结合营业部确定货流需求-分析列车剩余运能-实现需求与运能匹配的研究逻辑来重新构思论文题目。在论文文献综述部分,丁老师指出小论文可集中一段论述核心内容,不用划分模块。此外,针对平常时间安排,丁老师建议将学习占比提升至70%,保证科研进度。接着,丁老师展示了董新悦同学的论文,肯定了其摘要撰写出色、文献综述脉络清晰、研究方法有依据,丁老师特别指出,这得益于董同学曾跟随自己完成毕业论文、组会认真学习的积累,并鼓励大家向她学习。  

               

        王雪霖:汇报了丁老师part B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完成及调整情况、论坛结果,丁老师肯定了其工作量,并安排了后续绘图等相关工作,同时对于王同学的另一篇论文,丁老师建议与绘图工作同步进行。

            

        齐杰仪:汇报了论文摘要与文献综述。丁老师对其采用颜色区分的摘要表示认可,并鼓励投稿EI期刊,同时建议文献综述部分多引用安全类期刊文献。齐杰仪回应已查阅相关文献并基本理清公式框架,计划本周内完成方法部分的梳理与修改。关于未来规划,齐杰仪表达了读博并进入高校任教的意向,丁老师对此予以肯定。此外,丁老师给其分配了Part B论文的绘图任务。

            

        袁磊:草拟了五个大论文标题,并计划在论文第四章开展评估研究,阅读了一些文献找到了一种适用于票价评估的方法。丁老师指出关键问题:票价方案在实际中难以实施与验证,通常依赖对乘客进行调研,并且指出研究的难点在于实现论文的理论突破与企业的成本关心之间的衔接,需要重点考虑评估方法的实际落地可行性。

            
        会议最后,丁老师围绕Part B论文写作分享核心建议:摘要部分可以用不同颜色字体区分背景、研究方法、结论等层级,确保各模块清晰呈现;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时,要保持客观态度,避免过度贬低;问题描述建议采用图示形式,增强直观性;算法中的符号参数取值,需配套对应公式或文字解释以明确依据;方法选择上,需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突出其优势所在,表明选用理由。

               

                       

会议总结:

        本次组会内容丰富,重点针对研三同学的中期预答辩准备进行了深入指导,同时对研二、研一同学的科研进度作了系统推进。丁老师针对每位同学的研究内容提供了具体指导,在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和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给出专业建议。通过本次会议,同学们明确了后续改进方向,既确保研三同学能够顺利完成中期答辩,也保证所有成员都能按照计划推进研究工作。

备案号:沪ICP备190316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