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会内容纪要
时间: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地点:交通中心大楼8A412室
参会人员:丁小兵、李玉华、胡莹莹、赵崇博、袁磊、齐杰仪、施科迪、王雪霖
记录人:齐杰仪
会议议题:组内学术交流
会议概述:
2025年4月23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丁小兵老师研究组成员于交通中心大楼8A412室展开学术会议,于18:30开始,21:00结束,总时长为两小时三十分钟。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研三同学毕业论文PPT的模拟答辩、课题组研究工作进展以及研二同学高端论文文字细节展开讨论,详细内容纪要如下。
内容纪要:
李玉华:进行了毕业论文PPT模拟答辩,论文公式解释,列车运行图的放置问题。在答辩过程中,丁老师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丁老师强调,PPT中的论文公式需要详细解释每个字母的含义及单位,以确保清晰易懂。同时,列车运行图的放置也需要优化,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相关内容。丁老师还提出了一些关于PPT整体设计和内容呈现的修改意见,建议在正式答辩前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
赵崇博:进行了小论文交流讨论,他针对阈值设定问题进行了详细询问。丁老师指出,在设定阈值时,不仅要考虑快递点到地铁站的实际距离,还要综合考虑多路径选择,从时间和成本两个维度来划定合理范围。此外,丁老师还建议通过绘制更多图表来使表述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丁老师提到,论文中使用的K-means算法缺乏改进,导致创新性不足,建议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算法以提升论文质量。
王雪霖:进行小论文汇报,介绍了使用蝙蝠算法优化DBSCAN参数,并改进密度峰值算法筛选候选中心的研究内容,特别指出不同时段的中心存在差异。丁老师建议详细说明采用蝙蝠算法优化的理论依据和优势,通过绘制更多图表使表述更加清晰。同时,丁老师还强调要考虑分时段的货流量变化,进一步梳理研究思路,并结合图表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和分析过程。
施科迪:进行上海地铁路网客流可视化预警系统开发展示,系统小bug说明,提出地铁站改造的创新性想法,小论文讨论展示,新方法计算介绍(动态性会更好),决定想清楚参数的取值来源γ。丁老师指出加密后导致错误然后取消,改造不可取,取值0.9无依据,衰减度的解释,新方法不太可行。
胡莹莹:在小论文展示交流中,重点对论文中的公式进行了详细修正和解释,确保每个变量和计算步骤都清晰明了。她还对文字内容进行了优化,使其表述更加准确流畅,并对图表进行了翻译和调整,以提升读者的可读性。
丁老师:在论文分享围读环节中,对胡莹莹的论文摘要进行了精细打磨,强调要使语言更加精炼,突出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丁老师还分享了文献综述的改进方法,指出图片中文字不应放置在线条中间,建议调整字间距和图配色,以提升整体视觉效果和专业性。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各项议程有序进行,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会议对课题组成员任务进行了针对性指导,使后续科研工作开展更加顺利。 最后,全体成员将继续推进工作,确保研究进度与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