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地点:交通中心大楼8A412室
参会人员:丁小兵、李玉华、胡莹莹、赵崇博、施科迪、齐杰仪、王雪霖、袁磊
记录人:王雪霖
会议议题:师生交流茶话会
会议概述:
2024年11月18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丁小兵老师课题组8人于交通中心大楼8A412室展开师生交流茶话会。会议于9:00开始,12:30结束,总时长3.5个小时,本次会议重点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倾诉在学业、生活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困惑,而丁老师则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会议顺利进行,详细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内容纪要:
李玉华:面临着毕业后找工作的困惑。丁老师提出学会处理人情关系很重要,应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获取更多信息和经验;在论文上,向已毕业的史淦师兄看齐,多找老师讨论,论文才能不断完善。
胡莹莹:在论文写作时,思绪分散后难以聚焦核心观点,并且易被其他事务影响,导致精力分散;此外,日常生活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丁老师提出建议:学术与生活需要平衡,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在回归论文创作时保持良好的状态。在面对论文时,要明确主线任务,围绕核心展开论述。对于同学关系,要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积极的干预,促进关系的和谐。
赵崇博:在论文创作上陷入困境,不知从何处入手,也不清楚如何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内容。此前投稿被拒,有些受挫;同时,对读研和本科毕业在就业方面的差异感到困惑,不清楚读研的价值所在。丁老师鼓励继续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论文创作,多与老师沟通交流,才能精准地发现问题所在,进而不断改进;同时丁老师还补充介绍了当下小论文的新特点,例如:图表丰富多样才具有深刻思考空间、综述部分用清晰的表格列明重点等;并且丁老师强调研究生阶段不仅要注重业务能力的提升,情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对于就业问题,丁老师指出研究生在工作内容以及升职空间方面与本科生有显著区别,大家都需要为未来的工作提前铺垫学术成果。
施科迪:感觉时间愈发紧张,原有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毕业后的计划存在多种设想,不知如何抉择。丁老师强调规划的重要性,要尽早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就业市场的要求,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研究方向,采用多目标优化的策略,权衡不同目标的利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袁磊:对于未来的工作方向感到迷茫。丁老师认为对于未来工作,要提升交流能力,可以考虑编程、数据挖掘等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全面提升包括情商在内的综合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王雪霖: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提前焦虑,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就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丁老师提出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为自己打气加油,增强自信心,逐步解决问题。
齐杰仪:对事件的截止日期很在意,且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对于从阅读论文转变到撰写论文以及学术研究中新旧方法的选取感到模糊不清。丁老师建议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节奏设定时间节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的截止日期;同时学会从阅读论文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
会议总结:
本次茶话会成功搭建了我们课题组师生沟通的桥梁,丁老师针对学生们在学术、生活和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困惑给出了全面且实用的建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困难,促进自身成长;同时,此次茶话会也进一步拉进了与丁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