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4月22日
地点:交通中心大楼8A412室
参会人员:丁小兵、史淦、洪晨、李玉华、胡莹莹、赵崇博、赵正源、洪皓洋
记录人:胡莹莹
会议议题:组内学术交流
会议概述:
4月22日,丁小兵老师带领研究组的七名成员于现代交通大楼8A412室举行了一场学术交流。会议从8:30开始,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在10:00圆满结束。本次会议以学术交流为主线,涵盖了研一小论文收尾投稿、研二小论文推进、研三手头工作收尾以及本科学生答疑等。各项学术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具体会议内容纪要如下。
洪晨:着手于毕业游的选址与预算。对于毕业游选址给出两个具体方案,1是浙江松阳县的杨家堂村,2是安徽的宏村。对于两个方案给出详细的来回出行、住宿方案及预算。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讨论和再三比较,最终敲定杨家堂村作为毕业最后一站,并初步确定了出游日期。
史淦:汇报科研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进度。经过多次修改与补充,系统功能已基本完善。对于系统丁老师提出要再增加一项超级管理员功能。同时对于史淦提出的姓名和职称等级无法对应的问题,丁老师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可把姓名和等级建库并到一个表中,后续将继续完善系统功能。
李玉华:汇报小论文推进情况。李玉华汇报上周小论文进度,对于论文所需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对9号线站点实地考察,确定车站不同开行方向上车乘客比例,根据公式计算9号线沿线车站剩余客流量。论文的案例实施部分已基本完成。对于此丁老师提出进一步要求,需把剩余客流数据转化成 剩余人数占地面积,进而知道剩余货物运能。论文下周将基本完成初稿。
赵崇博:在上周的论文修改意见基础上,汇报了小论文的修改稿。对于丁老师上次指出的参数设置问题进行了修改并详细阐述参数选定的依据。丁老师又对文中的表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提醒在使用过于绝对化的表述时要慎重。对于小论文不足部分的表述也需再思考。

胡莹莹:汇报了上一周的工作内容,对于后续的论文写作方向进行了讨论。
洪浩洋:请教了丁老师关于复试方面的一些问题及注意事项。丁老师也分享了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复试最重要的考察事项是回答问题的言行举止及表达细节。
赵正源:请教了丁老师一些课程上的问题。丁老师也耐心的一一解答了问题。
会议总结:在本次会议上,参与汇报的同学们详细阐述了自己上周论文的修改内容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并且分享了在学习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成果与不足。丁小兵老师对各位同学上周工作内容逐一进行评价,并针对各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