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网之研究生天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大数据科学):
今天是
小兵网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详细信息
11.29课题小组会议

来源: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1-11-29
 

会议时间:20211129830-1130

会议地点:现代交通工程中心8A412

主持人:洪晨

参会人员:丁小兵、杨恺鹤、万苏、陈家萍、牟庆泉、吴先源、洪晨、史淦

记录人:洪晨

会议议题:组内学术交流

会议内容:

20211129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丁小兵老师研究组8人于现代交通工程中心8A412开展组内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内容概要如下:

会议开始,丁小兵老师首先关切的询问了周末封校期间各个学生的情况,并叮嘱大家在外注意进行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然后听取了史淦和洪晨两位研一同学上一周的工作汇报,分别对其上周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接着了解了牟庆泉、吴先源上周论文开题报告的最新情况。最后听取了研三三位同学大论文的最新进展以及完成程度。

具体会议内容如下:

一、史淦、洪晨

首先对史淦的小论文内容进行了探讨。对其文献综述提出了一些问题:是否对文中列举的文献综述有所总结,针对上述文献中研究还存在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是否有所改进,总结出的所有问题在上面是否有相关文献支持。详细探讨论文每一部分的必要性,指出论文的整体排版和文中公式等编辑的不规范。并指出第二章只研究了算法,并没有将实际数据引入论文,所以无法引出第三章关键风险源的挖掘,二三章之间前后缺乏逻辑性,建议调整论文的整体构造或者将第三章改为研究关键风险链挖掘算法,先提出算法,然后在后一章再带入数据进行关键风险链的挖掘。论文中详细讲解了风险网络的构建计算步骤过程,丁老师提出步骤过程还过于简单,对于能否解决问题存在疑问,建议会下再对计算步骤进一步完善。还提出论文中符号较多,建议将全文所用到的符号列一个表格进行解释;流程图呈现形式不够美观,会下进行改正。并且论文前文指出是在新闻、文献、行车日志中的数据进行的数据挖掘,但是在后文中并没有提到对新闻、文献数据处理的过程,前后文不能相对应,行文之间应该更严谨一些,注意前后文的前后呼应。风险归并词的总结部分缺乏理论支撑,建议在风险致因词云总结表前用文字语言对其进行解释以及归集的原理,史淦也表示归集原理是目前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老师建议利用一个SQL语句程序进行处理。老师指出针对论文中每一处的数据来源一定要进行引用标注,论文中图标太少,整体展现形式不够直观。

针对洪晨、史淦同学上周翻译的论文提出其中存在的语句问题,以及一些轨道交通相关专业词汇翻译的不够精准,希望接下来的这一周对翻译的论文进一步的完善,一定要做到每一句都通读一遍,行文之间要连贯。

二、前沿研究热点和方向

在研一汇报完成之后,丁老师介绍了目前我们研究组研究方向的前言热点。例如:基于分时差别定价的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客流拥挤疏解理论研究、基于前兆信息的地铁运营风险度量方法及态势推演研究、基于免疫机理的地铁运营风险识别与防控理论研究、多源信息融合和犹豫模糊决策视域下轨道交通运营高概率险兆事件识别与仿真研究等。并和我们讲述了目前我们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和走向。

三、牟庆泉、吴先源

对研二学生开题报告最新情况进行探讨。了解他们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并督促他们根据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接下来学业和工作上的计划安排。

四、杨恺鹤、陈家萍、万苏

杨恺鹤对上次老师提出的问题,新增加了一个章节来进行问题说明,丁老师对文章中的些许数据提出质疑,老师会上进行查询核实并建议会下对该些数据再进行核实。对于论文中的求解过程要加以说明,并且把运算程序放到论文中。论文优化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参考文献中一些文献标注细节提出问题,要再进行规范化。陈家萍对论文中顶事件概率、基本事件概率的算法进行了说明,并且汇报了自己打算但还未来得及完成的工作。讲述了自己最近一周以来忙于其他事务没有时间赶上论文进度的焦虑,老师安慰其不需要过分焦虑,要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询问了陈家萍目前写作碰到的问题,跟其一起探讨提出解决方法。万苏针对上次自己存在的问题老师会上提出的建议方法,进一步做了改进,然后讲述了目前论文的整体思路,老师提出与轨道交通紧密连接的部分还需要详化,而且要加强章节之间的连贯性。

会议总结

本次汇报大家都对自己上一周的生活和学术研究上的进展进行了总结,讲述了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碰到的难点,老师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并且给大家安排了这周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访问统计
备案号:沪ICP备190316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