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8:30-11:00
会议地点:现代交通工程中心8A412
主持人:洪晨
参会人员:丁小兵,杨恺鹤,万苏,陈家萍,牟庆泉,吴先源,洪晨,史淦
记录人:洪晨
会议议题:课题组学术交流
会议内容:
2021年10月11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丁小兵课题组于现代交通工程中心8A412开展课题组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
(1)丁老师听取了研二学生牟庆泉研读“运用灾害传播理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连锁故障”外文文献,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问题描述,数学建模,仿真,实践指导等,同学们都深入领悟了学术研究论文撰写的核心与灵魂,收益匪浅。
(2)研三学生杨恺鹤,万苏,陈家萍分别汇报了大论文进度,并提出自己目前的困难及后续的研究计划。
(3)详细了解研二同学的小论文及专利情况,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4)探讨并规划研一学生的研究方向,梳理研一学生的思路,培养计划选课情况等。
具体汇报内容如下:
一、汇报内容
首先,由史淦展示了自己近期开发的组内科研成果管理web系统,丁老师对系统的功能和展示方式提出了意见,同时征询了大家的意见,在丁老师和同学么的讨论中,系统功能和界面更加完善,期待着系统能早日上线运营。牟庆泉分享并且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关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故障传播的高档次SCI论文外文文献,牟庆泉同学前期基础工作做得相当仔细,认真专业的翻译所读的文献,给大家详细讲述了SCI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问题描述,建模,仿真,以及实践指导等,甚至参考文献部分,每一部门都是逻辑清楚,规范,同学们收益匪浅,立志努力做研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丁老师对牟庆泉的外文翻译能力及文献阅读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决定将这样的方式作为研究小组今后的学术交流固定方式,相互学习和交流。

接着是研三的三维同学分别汇报了自上次组会之后各自大论文最新的进展,以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陈家萍同学展示了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内容目前有框架,丁老师指出需要加快进度,落实核心章节的研究,将工作做在前面;万苏汇报了论文撰写过程中,主要是缺少眼动仪来获取数据,导致论文进度慢,另外论文在理论高度上也需要拔高,丁老师认真听取了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杨恺鹤对论文做了全面介绍,从杨恺鹤的汇报可以看出,她的学位论文已经基本完成了,丁老师给与了高度肯定,鼓励她进一步完善论文,并尝试提炼EI期刊小论文。
二、会议形式
汇报人采用PPT和word文档的形式进行汇报与交流,汇报思路清晰,问题提出明确,从而使老师和大家能够清晰地了解汇报内容、存在问题与研究瓶颈,从而对关键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三、会议总结
本次汇报主要学习了如何对外文文献进行阅读和翻译,并且还听取了组内成员的最新研究进度。丁老师对同学们近期的研究进度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是同时还督促研三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大论文的整体进度。最后,丁老师嘱咐大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特别是研三的同学同时面临找工作和写论文的压力,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及时告诉老师,他一定竭尽所能的给予帮助。